之后,聶秀就再未娶妻一心一意教導聶齊連,終于是將他養(yǎng)育教育成了閑雜的模樣。
所以在唐斌贊說聶齊連的時候,他這個做父親的,除了愧疚,還有著絲絲的喜悅。
他愧對妻子,卻對這位兒子從未覺得愧疚。
他覺得他已經將他教育得極好,最少在現(xiàn)在,他是年輕一輩里武藝最出眾的人。若是不出意外,他在三軍中額身份地位大概就會由聶齊連繼承,他一心將他教育成良將,卻不知聶齊連要的是什么。
聶齊連只記得,自小,他就是在京城里一個人跟著年邁的奶奶長大,問起母親,說是去了天上,問起父親,說是去了邊關。
童年的孤單,讓他一度很是低落甚至是有些自閉,隨著年邁的奶奶漸漸老去,他開始慢慢長大,很難想象,以他這樣的背景,卻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承擔著家里的事務,聶秀為了鍛煉他的體格與性格,從小他的生活起居就是他自己負責的。
他很懂事,在京城里的那些叔叔來看他很懂事,但聶秀卻總是覺得他不夠好,每次好不容易回京復命的時候,聶秀只會對他說,下次見到你,一定要更好。
他在追逐著更好而繼續(xù)生活著,一切的改變,是在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奶奶的逝世,因從小就是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眾人很是驚訝的發(fā)現(xiàn),在聶齊連知道奶奶死去大哭一頓后,他做了很多同齡孩子不會做的事情,包括他是親自去的棺材鋪里訂了一副棺木。
聶秀回來的時候,家里四周都是掛著白綾,而聶齊連,卻是站在棺木面前等著他,那是一次,聶秀與聶齊連說,你做得很好。
很好?是懂事膽子大?還是說他此刻有著小孩不該有的鎮(zhèn)定?
聶齊連從小到大,都一直在想,自己,要如何,才能說得上是父親心中的好。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