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斂心神,法海正襟危坐,五指結(jié)成蓮花印,再次面對著空蕩蕩的墻壁發(fā)起呆來。
法海修心的法門叫做《達摩壁觀法》,這是一門純粹的修心法決,在大林寺內(nèi)修煉這門法決的普通僧侶極少,大多數(shù)僧侶都是在踏入長生境后才會修煉這門心法。由于法海情況特殊,無法練武,大方丈才破例將達摩壁觀法傳給了法海,以作修心之用。
大林寺和少林寺一樣,同樣傳自菩提達摩祖師,這門壁觀法就是達摩祖師面壁十年所創(chuàng),乃是心宗之根本妙法。
想當年,三藏上師云游天下,與少林一位祖師論禪時曾如此評價此法,“大乘壁觀,功業(yè)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br>
正是由于三藏上師對達摩壁觀法的評價,達摩祖師創(chuàng)立的教派才被尊稱為禪林心宗。
可惜,如今達摩祖師所創(chuàng)大乘佛法已然沒落,而他一時興起創(chuàng)出的小乘佛法——武禪,卻被不屑子孫后輩們發(fā)揚光大。
達摩祖師可以說是佛門異類,一生留下無數(shù)傳說,他最石破天驚的一句話就是:
人言天上有佛,佛言人間有我,佛在人間,佛在心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達摩祖師所創(chuàng)壁觀法同樣秉承了這一驚世駭俗的禪門理念。
十年壁觀,一步登天。
塵世的比丘僧青燈古佛幾十年,所求無非是“佛在心中坐”這一境界,也就是長生十品的禪定境。所以,普通修佛者都是懷著崇高的無限敬仰端坐佛前,焚香、靜心、沐浴、結(jié)印、參禪、觀想,目的都是將我佛法相引入識海,從而達到心中有佛,萬法叢生的目的。
達摩壁觀法卻反其道而行,入定時不但沒有任何冗繁的前奏,而且也不需將佛相引入識海,所求只是通過靜悟達到佛由心生、我即是佛的地步。
簡而言之,普通的修心法是繼承之法,達摩壁觀法則是創(chuàng)造之法。
“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是無非,無住無往,坦然寂靜,即是長生?!?br>
法海參禪十年,雖然心不誠,但是入定這種基本功還是很扎實的。隨著心中緩緩流過壁觀法訣,大約半炷香時間,法海就漸漸進入了無念無想的空冥狀態(tài)。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