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美元估值就可以算作是獨角獸了,因為考慮到資金有限,所以張益達全部挑的是未來估值至少30億美元的來投。
有點飄了,10億美元估值的都瞧不上了!
除了36氪,這一家未來上市也就幾億美元市值。張益達主要看重他們的輿論影響力,特別是在科技媒體這個領域很有影響力。
輿論制高點還是要占領的,免得將來跟誰家打仗了,公關都沒拿的出手的渠道。
微博就算了,知乎以后有機會可以插一腳。
張益達在心里美美的幻想道。
雷東明拿到張益達發(fā)過來的名單,一刻也不耽擱,開始查起了各家公司的資料。
知名的如鏈家,大疆,此時也都才完成A輪融資不久,估值在數(shù)億美元。
不知名的如作業(yè)幫,貨車幫和運滿滿都才拿到幾百萬不等的天使輪融資,估值在幾千萬至1億不等。
雷東明盤算了一下,20多家公司挨個投一遍,占股10%-20%的那種,起碼還是得準備2-3億美元的資金。
這對于目前的華屹資本來說,還是有點困難,更關鍵的是怕因為募資錯過了投資時機。
于是他又給張益達打個個電話,開始哭窮:
“大哥,你給我推薦的這20多家公司都不便宜啊,挨個投資一遍起碼兩三億美金。目前華屹資本募資2億美元都費勁。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