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感是一個太子必須要學習培養(yǎng)的素質(zhì)。
漢宣帝繼位,恰逢漢武帝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可漢宣帝卻勵精圖治,哪怕頭上頂著一個權(quán)臣霍光也能委曲求全,最終把一個爛攤子給扶正了。
若是下一代皇帝也能如他一般,大漢江山自然蒸蒸日上,再創(chuàng)一個盛世也不在話下。
可……
漢宣帝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兒大概就是讓太子劉奭和那些所謂大儒走的太近……亂我家者,太子也!
這話實則可以換一個說法:亂我家者,儒術(shù)也!
因為漢宣帝的輕忽,導致劉奭好儒術(shù),整個人的三觀和大局觀隨即定型,再想教導糾正也來不及了。
這便是太子教育的重要性。
李治同樣是對儒學嗤之以鼻,謂之曰:儒術(shù)!
但李弘的身邊卻不乏那些所謂的大儒。
今日太子的困惑能驚動皇帝,便是因為太子的說法在向著儒術(shù)靠攏。
當年漢宣帝的兒子劉奭就因為漢宣帝的一些政策過于嚴厲而頗有微詞,甚至屢次進言勸諫,建議該懷柔,該多用儒生為官……
李弘若是變成劉奭第二,李治能殺人!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