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差二十余歲,在周邦彥面前,趙明誠自是謙遜,回道:“學(xué)生這十?dāng)?shù)年間致力于金石之學(xué),可謂幼而好之,心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去歲學(xué)生初成《金石錄》一書,除自作序外,還請了劉跂兄題寫了后序?!?br>
眾人聞言,皆是奉承了幾句。
什么金石學(xué),樂天是一竅不通。樂天心中暗嘆,自己這個偽士子與真正的文化人果然是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天壍。聽趙明誠說起金石學(xué)來頭頭是道,一眾人頷首連連,唯有自己如同聽天書一般,用后世的話來說,一臉懵|比的模樣。
樂天眼角余光四下打量,心中暗道,這亭內(nèi)之人想來俱都是在汴梁城內(nèi)有些才名的,陳御史雖然書讀得好但詩詞一道卻是表現(xiàn)平平,而且自己與這周邦彥沒有絲毫交情,又怎么會尋上自己。
隨即樂天想了起來,當(dāng)年陳御史的伯父陳瓘在京中任過右司諫的,想來與周邦彥也是有些交情的,至于為什么尋上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周邦彥又與幾人寒暄了幾句,卻將目光投向樂天,笑道:“柳三變、晏小相公與蘇子瞻三位是本是朝公認(rèn)之詩詞大家,近年來老夫認(rèn)為在詩詞造詣上,真正入眼之人可謂寥寥,卻不料去歲至今年有位小友的大作甚為流行,令老夫也是嘆為觀止?!?br>
聽音聽意,周邦彥與蘇軾分屬新舊兩黨,雖政|見不同,但在詩詞之上還是很推崇蘇軾的,這點(diǎn)著實(shí)令人佩服。
“周大司樂!”
就在周邦彥再次張口欲說下去時,卻聽得有人喚道。
這道呼喚被稱為鶯聲燕語也不為過,眾人齊齊的將目光投了過去,卻見一位身著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生得娥眉鳳目貌美婉約的小娘子正驚喜的望著周邦彥。在這小娘子的身后還跟著幾個同行的女子與婢女,手中或是拿著樂器,或是提著吃食。
“明藜姑娘!”周邦彥也將目光投了過去,立即識出了來人。
那女子十分養(yǎng)眼倒是真的,只是樂天又是一臉的懵|比模樣,不明白這大晟府在本朝的什么地方,這大司樂又是何等官職。
所幸陳御史坐在樂天旁邊,與樂天小聲解釋道,何大晟府是本朝的掌樂律的官署,掌樂律。國朝宮廷宴會、典禮禮儀用樂皆由大晟府司定,周邦彥提舉大晟府,大司樂自然為其的官職稱呼。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