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室被封為五品誥命,看在誰的眼中都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然而落在樂大人的耳中卻立時感到頭大無比。
前些時日,自家王小妾的父親王員外曾鼓動自家阿姊,要自己在五房妾室中選一位立為正室,立時間家中后宅暗流涌動起來,若不是自己略施小計將這股暗流壓制下去,家中不知要鬧成什么模樣,雖然掀不起大風大浪,但自己夾在中間肯定不大好受。
也不知道朝廷里這些官員是怎么想的,沒升自己的官卻賞了自家一個正五品的誥命,這奇葩圣旨都是些什么人商議的,又是怎么放了來的。
這等于讓自家后院起火?。?br>
“樂大人還不叩謝天恩!”就在樂大人心中胡思亂想之際,那傳旨的小黃門早己經(jīng)將圣旨讀完,見樂天一直不語,說道。
謝恩接旨,樂大人也顧不上再多想些什么,將那小黃門引到錢塘縣公館款待。
如何款待,樂大人自心中有數(shù),送了那小黃門不少好處,又托那小黃門向遠在汴梁的梁師成問好并在回程的時候捎些禮品送去。
席間,樂大人才從那小黃門的口中得知對自己這奇葩的封賞與任命是怎么一回事,按樂大人的功勞,七品遷到六品是理所當然之事,朝中不少官然也認為理應如此,然而阻止此事的人有一個最大的理由,今年戊戌科狀元還在那做從八品的秘書郎,樂大人己經(jīng)官居正七品,實在是顯的太過突兀了。
文官不同于武官,文官的地位尊號,升遷更是講究腳踏實地,武官升遷講究的是軍功,相比之下文官的升遷就顯得慢了許多。在朝中還有另一種聲音,認為文官升官不易,既然不能升遷,就應當升樂大人武官的職,六品武職遷為五品,此言一出便被以御使陳凌元為首的幾位官員否決掉,武職升遷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樂大人從文官轉(zhuǎn)為武官,要知道本朝文尊武卑,樂大人由清貴的文官轉(zhuǎn)為武官顯然是在跌樂大人的身份。
這不是兩漢時期,文武并重,投筆從戎的事情時有發(fā)生,被士人引以為榮,在本朝由文轉(zhuǎn)武意味著樂大人身份的跌落。
準確的來說,樂大人的出身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樂大人這個進士出身不是正八經(jīng)考出來的,而是官家賜與的特奏名,相當?shù)臎]有含金量,似這樣出身的人物在朝中怎么也有百八十個的,所以將樂大人轉(zhuǎn)做武職也是極具操作性的。
說的再明白一點,樂大人可以算做讀書人,但卻是根不正苗不紅的進士。
想到這里,樂大人出了一身冷汗,多虧了陳御使出面阻攔,若自己由文入武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自己將來出了差遲過錯極有可能性命不保,要知道本朝優(yōu)渥士人,沒了文官身份的這張護身符,自己就等于沒了安全保障,真要被拿捏到什么過錯,下場真的不可預料。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