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道:“讓我多看兩眼嘛,你那么漂亮。”
她直接走到后面去,坐在階梯那里。
好吧,不理我。
我看了報紙,好不容易靜下心來看下去。
銀行高管聽信算命謠言,認為大難降至,竟跳樓身亡。
還是一個在米國讀xx大學畢業(yè)的高材生,還迷信,還跳樓,還認為自己所在銀行的風水不好,克自己。
靠,真是什么奇葩都有哦。
看完了這則新聞,我說道:“這真是讓人無語?!?br>
柳智慧坐在階梯上,風吹著她的頭發(fā),她還是那個樣子,神情恬淡。
她說道:“人人都有迷信心理。從宏觀角度來講,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對未來缺乏掌控感,明天會怎么樣,未來會怎么樣都是無法預測的。而在現(xiàn)階段,科技發(fā)展很快,每個人的差異也很大。這種情況也加速了成長機遇中的不可控性及不安全感。例如農(nóng)村的很多老人,無法跟上社會進步的腳步,他們很多人甚至還不懂怎么用手機。更不懂什么電子信息。想了解未知事物變成了人們的某種需求,而迷信就滿足了人們的這種需求,達到了供求雙方的平衡。人在生存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自我同一性的問題,就是說理想中的我與現(xiàn)實中的我不一樣,每個人的生長環(huán)境不一樣往往難以達到理想和現(xiàn)實的一致,所以他們很想了解未來的自己是否能成為自己所期待成為的樣子,在內(nèi)心產(chǎn)生矛盾,不知道命運如何發(fā)展,迷信的心理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而這些裝神弄鬼的民間高人,為迎合大家需要而設置一些占卜術、算卦,這看似有理的描述,其中實際上這就是巴納姆效應。上個世紀,隨著電影業(yè)的發(fā)展,馬戲業(yè)受到了沖擊,許多馬戲團紛紛倒閉。有個叫巴納姆的馬戲團卻總能吸引觀眾。說到訣竅,團長巴納姆說:我們盡可能演符合大眾口味的節(jié)目,演出的節(jié)目里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心理學把這個故事衍生為巴納姆效應:只要是普通大眾都喜歡的說法,一般都能受到歡迎。比如‘你不大愿意受人控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你希望別人尊重你’諸如此類的描述,都是一般人樂于接受的。這就是迷信的生存奧秘。而搞迷信的很多人,他們甚至都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他們能把迷信的別人帶進他們的迷信世界里?!?br>
我說道:“貌似聽明白了,不過,監(jiān)區(qū)里那個迷信的女犯人,怎么救???”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