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佐怔怔良久,望向身邊的金供奉,金供奉微微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等清源縣主牽著孩子去內(nèi)宅后,金供奉向顧佐道:“這就是吳國公,名僾,是壽王和韋妃的長子。天家的規(guī)矩,孩子封王后就要進百孫院,那里面可......壽王和王妃不忍,便將孩子送來縣主府上寄養(yǎng),指望不為......上頭惦念著,忘了才是最好。孩子雖小,卻聰慧得緊,明白很多事理,你以官身來拜,他以為要去百孫院了......那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
顧佐聽說過一些十王宅、百孫院的故事,聽了金供奉的解釋,惻隱之心大動,望著內(nèi)宅良久不語。
嚴格來說,金供奉不是縣主的供奉,也不是壽王府供奉,應當算是韋家的供奉,被韋妃請來保護清源縣主的,而縣主府上也只有他這么一位供奉。整個縣主府也沒多少人,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李僾不被今上惦記著,無論表現(xiàn)好與壞,只要被惦記上了,說不定就要封王,因此縣主府的人越少越好,連同金供奉在內(nèi),只有八個人。
除了縣主本人、吳國公李僾和金供奉外,只有一位嬤嬤、兩個丫鬟和兩個下人,連管家都沒有,管家的差事被金供奉兼了。
外院雖然不大,但房屋是盡夠的,顧佐也不是挑剔的人,尋了一間住下。
整個下午,金供奉和顧佐都在互道別后之情。金供奉當年入京后,揣著賀老大人的薦書拜見太子,賀老大人曾為東宮侍講,當過太子的老師,原本金供奉以為會得到太子的優(yōu)待,誰知人家連見都不見,奉上十貫之資之后就算打發(fā)了。
金供奉苦笑:“也是金某傻了,老大人被迫入道,太子怎么可能用我,我去登門,不過是自討苦吃而已?!?br>
好在金供奉是筑基后期修士,到哪里也不愁飯吃,先后在幾家大戶中輾轉(zhuǎn)了三年,等他破境金丹的時候,才終于攀上了韋家的門楣,當時清源縣主別居開府,韋妃便請他來此坐鎮(zhèn)。
說完,金供奉嘆道:“還記得當日你我辭別,金某說,等到了長安落定根腳后,便請你進京,說來慚愧,長安居,大不易啊。好在小顧你自己闖出了一片天下,和你相比,金某感愧萬分。”
顧佐連忙好生安慰一番,沉吟道:“不知金供奉月俸幾何?”
金供奉道:“韋家還算大方,我在這里月俸三十貫。”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