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朱五問。
“小人侯德森,泉州人!”工匠恭敬道。
泉州來的,應該是色目人的后裔。泉州在大宋年間,是世界第一大港,無數人在哪里落地生根,有色目人工匠并不奇怪。
“一百門火炮?”朱五琢磨下,似乎有點少,“都什么炮?”
侯德森張口就來,“四十二斤炮二十八門,十八斤炮二十八門,九斤炮四十二門?!?br>
漢軍所用火炮,以彈丸重量劃分稱呼,口徑換算成現代數字依次為十七厘米,十三厘米和十厘米。
朱五琢磨一下,“火力是不是有些不夠用?”
他是最堅定的大炮兵主義者,炮筒子越大越好。
工匠們頓時大驚失色,這樣的火力漢王還不滿足,他們真是沒活路了。
席老頭翻個白眼,貼著朱五的耳朵,“小五,這戰(zhàn)船是按照當年我在莫斯科海軍博物館看到的資料,以十六到十七世紀英國海軍一級炮艦為藍本。
這已經是天下無敵的玩意,你還想要啥,您是不是老子給你弄個航母,再弄幾個飛機?”
老頭眼珠子都藍了,想必是被小五的不學無術氣到了,“再說,海軍不能光有這一艘船,除了一級戰(zhàn)艦,還有二三級,還有特級。”
“我知道,我這不是心急嗎?
老頭面前,朱五和小孩似的。他也知道船上的炮不是越大越好,現在最大的四十二斤炮,兩噸多重,打得遠但是射速慢。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