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正廳中燈火溫潤,香爐中清煙裊裊,院外傳來微風(fēng)拂竹之聲。
阮承讓與裘青淵對坐榻前,間或言笑,氣氛甚是融洽。
阮夫人則坐於側(cè)首,眉目含笑,親自奉茶,并不多言,卻細(xì)細(xì)聆聽著兩人談話。
話題從家常一路談至?xí)r局,再轉(zhuǎn)回山水人情,便由阮承讓開口問起玉笙山莊的營生。
裘青淵聞言,將手中茶盞輕輕放下,笑道:「家中那片山頭氣候變幻,時晴時霧,溪泉不絕,倒也養(yǎng)得出些靈草野藥。家母懂得藥理之術(shù),教我等識草辨根,種養(yǎng)制乾之法皆有一套,這些年便靠著山中的藥材,與鄰近村戶一同開爐晾曬,再由莊內(nèi)管事統(tǒng)籌分銷?!?br>
他語氣不疾不徐,眼中卻藏著幾分自豪:「這樣一來,既可為山莊立業(yè),也能攜周邊鄉(xiāng)鄰一并生計,山中原本清苦的百姓,這幾年也漸漸有了些起sE。」
阮承讓聽罷,頷首道:「原以為玉笙山莊隱於山林,不涉官途,想來也是江湖中自成一脈的清修之地,今日一聽,方知貴莊不僅自立,還能濟人。這般營業(yè)之道,倒更勝許多坐擁良田卻不顧百姓者?!?br>
裘青淵微笑:「小侄承蒙前人福蔭,家中尚有一業(yè),也是因地利而起。山中Sh氣足、泉水含礬,最宜制墨。我們家制得一款墨sE純凈、收水凝而不滲的特種墨,往年皆以此結(jié)交文人墨客,與各地書院或清流門第皆有來往?!?br>
他頓了頓,朝案上一指,「今日攜來這些文房四寶,便是家中所制?!?br>
沈如蓉聞言輕笑:「方才看那筆墨果真不俗,香氣淡而不俗,想必是好料?!?br>
阮承讓也不矯情,笑道:「既是裘公子一片心意,阮某便恭敬不如從命?!?br>
他轉(zhuǎn)而一正神sE,道:「以文會友,以墨結(jié)緣,世道紛亂中若多幾分此等善意與人脈,何嘗不是為平民百姓筑起一層保護傘?!?br>
「阮老爺說得極是。」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