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問題就是突擊隊。
巴特拉科夫想也沒想就對舒爾卡說道:“我認為,主力應該是你帶領的那支部隊,你有兩個連,不是嗎?”
這有些諷刺,不久前巴特拉科夫還看不上舒爾卡手里這兩個連,現(xiàn)在卻要把這兩個連用在刃上。
舒爾卡無法拒絕,2號***能稱得上精銳的也只有學員連了。
“但他們只有兩個連!”舒爾卡說:“同時他們并不適合作為主攻部隊!”
“什么意思?”巴特拉科夫反問。
“他們更適合巷戰(zhàn)!”舒爾卡說:“比如在糧倉與敵人作戰(zhàn)!”
舒爾卡這是實話實說。
戰(zhàn)場是實打實的,而且各種場合各種情況其實是適合不同部隊作戰(zhàn),不知道自身情況或是明知道不合適卻硬著頭皮上,其結果不僅無法取得勝利還害了自己。
比如現(xiàn)在,狙擊連和迫炮連,他們的素質及特長當然更適合在城市內與敵人周旋而不是搶灘登陸。
頓了下,舒爾卡就補充道:“我們?yōu)槭裁床话堰@個任務交給海軍?我是說海軍步兵旅!而我們的狙擊連和迫炮連可以配合他們作戰(zhàn)!”
“有道理!”巴特拉科夫說:“他們甚至可以在沃爾日斯卡亞車站做準備,然后在最后時刻與兩棲登陸船一起開赴糧倉!”
這正是舒爾卡所想的,也就是整支部隊連人帶補給加登陸船全套都由集團軍安排和增援。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