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燈就是用亮、暗規(guī)律打出電碼,這種傳遞速度比較慢。
同時電話兵已經(jīng)在火車內(nèi)拉上電話線并裝上電話用于火車內(nèi)部的通訊,于是從車頭的命令就可通過電話傳達到車尾,車尾通過信號旗、信號燈傳遞到后一列的車頭,再由電話將命令快速傳遞下去以實現(xiàn)兩列火車的協(xié)同。
如果舒爾卡在第二列火車的話,反應(yīng)時間就可能多一倍,因為它必須有一個情報在火車間傳遞,舒爾卡做決策,再將命令傳回去的過程。
舒爾卡當(dāng)然不會笨到選擇這種方式。
試了試電話和通訊,一切正常后,舒爾卡才下令出發(fā)。
火車放出大量的蒸汽,像喘著粗氣的老牛似的拖著后方的車廂緩緩出站向普洛多維托耶方向駛?cè)ァ?br>
這時阿梅代歐向舒爾卡報告道:“上校,普洛多維托耶的電報,他們詢問為什么電話線路不通?我怎么回答?”
想了想,舒爾卡就回答道:“回答不知道,或許是讓俄國人游擊隊剪斷了!”
“是,上校!”阿梅代歐有些疑惑,他沒想到舒爾卡居然會讓他先回答“不知道”。
阿梅代歐不明白的是,這時候的回話往往是越不確定就越有迷惑性。
因為就連普洛多維托耶都不知道的情況,只有一個營兵力的上察里岑斯基又憑什么能確定?如果能確定,是不是代表俄國人已經(jīng)包圍了上察里岑斯基?
所以,一句“不知道”再加上“或許是游擊隊”,就恰到好處的解釋了所有問題,其潛臺詞就是:“上察里岑斯基一切正常!”
頓了一會兒,舒爾卡就補了一句:“告訴他們,因為火車被炸毀我們補給不足,希望他們能為我們準備一些補給和裝備!”
“是,上校!”阿梅代歐馬上就把電報發(fā)了出去。
接著很快就得到回音......“我們在***準備好了補給,不過很抱歉,它們是我軍裝備,你知道的,那或許不適合你們使用!”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