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風水輪流轉(zhuǎn),不久前還有許多官兵在羨慕可以被編入頓河方面軍并投入解放斯大林格勒的行列,甚至還有一部份軍官利用自身的關系調(diào)往頓河方面軍......舒爾卡聽說的就有十幾名軍官成功調(diào)動。
雖說戰(zhàn)爭是個過濾器,可以濾掉和平時期在軍隊里沉積下來糟粕,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軍隊中的盤根錯雜的關系網(wǎng)十分復雜同時也扎得很深,想要將其連根拔除不是短期的戰(zhàn)爭能辦得到的。
然而,這些憑借關系調(diào)動的軍官們很快就后悔了。
原本以為第51集團軍是被拋棄、被犧牲的部隊,沒想到突然鋒回路轉(zhuǎn)第57集團軍就陷入了苦戰(zhàn)......從第51集團軍調(diào)出的軍官大多都調(diào)往第57集團軍。
當然,這些自作自受的軍官就不是舒爾卡需要考慮的。
舒爾卡要關心的,就是該怎么突破眼前德第29裝甲擲彈兵師的防線。
擲彈兵這個名詞是起源于18世紀中葉,也就是敵我雙方排隊槍斃那個年代......當時的***體積大,所以需要從士兵中挑選臂力足的精銳作為擲彈兵,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將***從自己隊伍拋往敵人陣營殺傷敵人。
于是在此之后,擲彈兵就被用于泛指“精銳部隊”。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番號是上個月剛有的......因為德軍在蘇聯(lián)的攻勢陷入僵局,希特勒為了鼓舞士氣,就用這種舊普魯士時代陸軍的榮譽感激發(fā)士兵的戰(zhàn)斗精神,宣布將裝甲師內(nèi)配屬的機械化步兵以及機械化步兵改稱為“裝甲擲彈兵”。
也就是說,這個第29裝甲擲彈兵師其實是一支機械化步兵,機械化步兵也就意味著其坦克及反坦克能力都沒有裝甲師那么強。
問題在于......當蘇軍跨過頓河往西進攻的時候,有許多散步在頓河西岸的德軍高炮部隊成功撤出了戰(zhàn)區(qū)。
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狀況是因為蘇軍在普洛多維托耶被擋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至于蘇軍失去了追擊德高炮部隊的機會。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蘇軍戰(zhàn)略、戰(zhàn)術上的錯誤......就像之前所說的,蘇軍是以機械化部隊和甚至以騎兵為主進攻,其中機械化部隊為了加快速度還只上輕坦克甚至將汽車后掛載的火炮都丟棄在路邊。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