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日子算得上是幸福,可惜在他十三歲那年母親病逝,他便一直待在余姚守孝,小時候那種想要仗劍走天涯的心氣都被淹沒在巨大的悲痛中?!?br>
“娘”
王守仁不可置信的撲到他娘身上,王華同樣面露悲痛。
鄭氏陡然得知自己的死訊自是茫然,可瞧著家里這大大小小的一群人,又有些好笑。
“別嚎了,生老病死本就是正常輪回,更何況此次借你之福窺見天機,多做些準備就是?!?br>
王守仁還小,攥住他娘的衣裙,看向他爹,平時鬧歸鬧,但還是信任他爹的。
要是不信任,也沒底氣鬧。
王華撐住,做出一副沉穩(wěn)的表情,“嗯,我們早早的準備好,還有好幾年,每月都要大夫看兩三次?!?br>
【王守仁后來繼續(xù)跟著辛得理學習,一方面自然是圣賢書,另一方面也沒有放棄揮劍演兵。
文宣武備缺一不可,整日坐在案臺上做學問的人不是圣賢,而是‘剩閑’。
儒家的口頭上的教化,只能針對一些本身就不惡的人,對于真正的惡人,還是得拿著鋼尺。
王守仁保持著這種不太符合主流的思想,他長到十五歲,知曉關(guān)外蒙古鐵騎對百姓的騷擾,少年豪氣,他的演武意識,逐漸轉(zhuǎn)變?yōu)榱司唧w的對象——仗劍立馬長城外,不叫胡敵犯邊關(guān)。
他琢磨著該如何對付燒殺搶掠完就跑的蒙古鐵騎呢?
辛得理對于武的意識并不深,但他明白什么叫做知己知彼,所以為王守仁指了一個北京城內(nèi)韃靼聚居地,叫他去看,去學。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