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那么久,他們關(guān)注的重點終于要來了。
之前聽得久了,都快忘記一開始對王陽明的定位,實在是他遭遇可謂是倒霉,但卻看不到任何圣人的影子。
【王陽明開始每天晚上陷入了自我追問的狀態(tài),自問自答,得虧人家能回答的出來,不然像是我們這種問了恐怕就是睡眠加速器。
問:“什么是盡心知性呢?”
答:“所謂盡心,就是沒有意念和念頭的心境,,正如前人所說我心即宇宙;所謂“知性”,盡心時的心量就是這個性?!?br>
講得挺玄妙的,不得不說,人家悟道思考的就是不一樣,還找到了切入點層層深入?!?br>
各朝文人學(xué)子只剩下奮筆疾書。
這可是圣人悟道啊,雖然聽著是有點玄乎。
不過這才符合圣人的格調(diào)嘛,聽不懂的就是好東西。
【接著問:“什么是誠的境界呢?什么是貞的境界呢?”
答:“其實不過是一個東西的不同叫法,就像是我的名字,本名王守仁,表字伯安,號陽明子。難道因為稱呼改變就不是我了嗎?”
還別說,這個解釋倒是挺好理解的。
同樣的道理換在前面詢問的‘盡心’上,佛家叫“不思議”,道家叫“虛靜”,儒家叫“誠”、叫“貞”,俗家叫“開心”,《易經(jīng)》中叫作“易”。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