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對方回答,蚩曜便搖了搖頭:“但就算把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他那種隱世閑居的性格來帶的麻煩更大。你想培養(yǎng)出一個中興大唐的帝王,那就要按照帝王從小的教育模式來,把他交給一個隱士……”
最后半句話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影不言而喻,這件事情從一開始,袁天罡的選擇就做錯了。
這種從根源上進(jìn)行的否定袁天罡自然接受不了,于是他開口反駁:“大唐想要中興,需要的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帝王,而是一位可以重新開國之人。”
言下之意是,普普通通的帝王教育教不出這樣的雄才大略之輩。
“但問題是……現(xiàn)在的李星云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雄才大略???”
蚩曜攤了攤手,一副無奈的樣子,“我在他身上只看到了醫(yī)者仁心,以及不貪戀權(quán)位的淡泊之志。這些雖然都是很不錯的品質(zhì),如果是一個普通人的話,我甚至?xí)洫勀闩囵B(yǎng)得好,但問題是它們卻與帝王的身份半點也不搭??!”
帝王需要一顆仁心嗎?
不能說完全不需要,但的確并沒有那么的重要,尤其是一位想要終結(jié)亂世的帝王,過于仁慈有時候并非是一件好事。
而帝王對御下之民最好的評價是什么?
愛民如子。
也就是說,把老百姓當(dāng)兒子就足以令人稱贊了。
那么在封建時代,老爹是怎么跟兒子相處的呢?
父為子綱,說一不二,你只需要統(tǒng)治他就好,而不需要操心他的反應(yīng)。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