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在黃瓊的懷中,聽著黃瓊體貼的話,張巧兒也只能羞澀的低下了頭,羞澀得不好意思再說話了。感受著懷中驚人的豐盈,黃瓊實在有些忍耐不住,貼在婦人的耳邊輕聲的說了一句話。而聽到他的話,見到他實在忍耐的痛苦。張巧兒不由得白了他一眼,最終還是低下頭。
黃瓊在張巧兒這里,是回京之后難得放松的機會。在這里,他可以忘記一切的煩心事。再加上婦人的乖巧可人,以及異常的溫柔體貼。他在這里一直待到了傍晚,才依依不舍的回宮。雖說因為婦人有了身孕,并沒有能真的銷魂。但張巧兒的溫柔,依舊讓黃瓊占足了便宜。
心滿意足的黃瓊回到宮中之后,卻想起了一件事情。自己這次回京,已經(jīng)有了幾日,到現(xiàn)在還沒有見到賈權(quán)。在自己眷屬搬進西苑后,賈權(quán)因為非宦官,所以只能在宮外另找住處。黃瓊走的有些急,這些事情都委托給了永王。雖說黃瓊相信,永王絕對不會將賈權(quán)安置的差。
可自己回來,卻一直都沒有抽出時間見他,這多少顯得有些那啥。尤其是范劍被自己下放到寧夏府,去做了知縣,自己身邊就連一個得力人手都沒有了。賈權(quán)性子雖說有些陰霾,可對時局的分析與判斷,還要在范劍之上。只是究竟給賈權(quán),一個什么樣的職位才更適合一些。
如今老爺子不僅跳過了,給自己配置屬官的步驟。現(xiàn)在甚至就連朝政,都直接甩給了自己,讓自己直接面對三省六部那些大小臣工,根本就不給自己培養(yǎng)班底的時間?,F(xiàn)在再搞出什么太子屬官,不僅容易引起一些非議,也有浪費的嫌疑。再說別的屬官都不配,就弄出一個來。
怎么看,都會給人一種因人設(shè)位的印象。一想起那些張嘴閉嘴祖制,哪怕原有的某些制度都爛到家了,也死活都不能改的官員。不想給自己后輩,開一個壞頭的黃瓊。猶豫了良久,還是認(rèn)為這個風(fēng),是絕對不能開的。其是在黃瓊心中,最想給賈權(quán)的職位,是翰林院編撰。
只是如果讓賈權(quán)入翰林院,恐怕要在朝中掀起大波瀾。賈權(quán)非進士及第出身,按照定制不能進入翰林院。而按照本朝慣例,翰林院向來都是三省六部各有司官員,主要后備人選來源地。翰林院出身的官員,在三省六部和御史臺有空缺,需要外調(diào)人員的時,向來都是優(yōu)先的。
所以翰林院,一直都被進士及第出身官員,看做是自己晉身一個便利通道。如果非進士及第出身的賈權(quán)進入翰林院,無論擔(dān)任什么職位。朝中那些進士及第的官員,非要鬧翻天不可。想到這里,黃瓊最終還是決定,讓賈權(quán)自己決定。或是在兵部掛個虛職,留在自己身邊。
原本黃瓊想著當(dāng)天,便召見賈權(quán)。但最終看了看天色,卻還是選擇了改日。而第二天的早朝,老爺子果然沒有來。將早朝徹徹底底的,丟給了黃瓊。兩邊上朝的大臣,看著這位皺著沒有看著空蕩蕩御座的太子,只能與黃瓊大眼瞪小眼,大家都有些尷尬,外加不知所措。
派人去催駕,結(jié)果老爺子沒有催來,反倒是將高無庸給催了來。見到滿殿的大臣,都那里干瞪眼看著自己,高無庸也很無奈。好在他臨來的時候,老爺子給了他一道圣旨。在圣旨上,這位大齊朝的皇帝。直接告訴黃瓊與群臣。他說話向來都是算話的,向來都是君無戲言的。
他為君二十余年,每日勤勤懇懇,卻因為能力有限,使得國事日頹,辜負(fù)了天下臣民的期待。如今太子如今已經(jīng)長成,處理國政嫻熟穩(wěn)重,深通為君之道。將朝政交給太子一力承擔(dān),他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他希望朝中諸位大臣,共同秉力輔佐好太子,開創(chuàng)大齊盛世。
待高無庸宣讀完畢圣旨之后,輕輕的招了招手。跟在他身后的一個太監(jiān),急忙幾步走了上前,將一個擺放了幾方印璽托盤端到黃瓊面前。高無庸指了指盤中的印璽,對著黃瓊也是對著群臣道:“皇上說了,太子既然不愿意現(xiàn)在便繼位,他也只能頂著這個名頭在支撐一陣?!?br>
“他老人家,如今也是上了春秋的人,身子也是江河日下。他雖說還頂著名頭,但政務(wù)還是全權(quán)由太子處理。為了太子施政方便,他決定今日便將玉璽,以及本朝歷代天子所用之寶?,F(xiàn)在便全部移交給太子。他身邊除了自己的一個貼身小璽之外,一個都是不留的。”
rgrg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xué);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