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陸順德與羅大綱一道,積極應募水勇,親眼見證了滿清的腐敗、官軍的無能。戰(zhàn)后,兩人決意反清,從此蓄發(fā)易服。
作為羅大綱麾下大將,陸順德是一個難得的水戰(zhàn)人才。日后,太平軍組建舟師,陸順德亦出力不少。
他見羅大綱沉吟不語,便接過話頭,說道:“楊大帥,聽說黑旗軍在廣州瀝滘水道全殲紅單船武裝。只是,據(jù)我所見,黑旗軍在思盤江上的戰(zhàn)船并不多,似乎并不能裝載很多人馬?!?br>
楊烜看了下李秀成,示意由他回答這個問題。李秀成和陸順德是純老鄉(xiāng),都是貴縣大黎里人。很多年前,鄉(xiāng)里便流傳著陸順德的故事,說他跟著羅大綱發(fā)了財,做了天地會頭領。
李秀成很仰慕陸順德,更感激楊烜對他的知遇之恩。從一開始,楊烜便超拔李秀成為近衛(wèi)連排長,帶他參與機要會議。
對這個二十八歲的、從未離開過貴縣的窮光蛋來說,這是一種超乎尋常的禮遇。李秀成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知恩圖報,免得別人在背后說他的閑話。
楊烜向李秀成點點頭,暗示他如實應對。李秀成仔細斟酌詞句,不卑不亢地說道:“陸前輩,實不相瞞,黑旗軍已經(jīng)兵分兩路。一路在新圩,另一路去了貴縣,準備解救那些戰(zhàn)敗被圍的來人。”
大家都是聰明人,楊烜也不打算藏著掖著,說道:“羅大哥,李秀成說得沒錯,黑旗軍已經(jīng)分兵兩處。金田-紫荊山區(qū)猶如一個葫蘆,江口圩、新圩就是葫蘆嘴,容易被官軍封鎖。
“我們前往金田團營,萬一被清軍圍困,可以得到外面黑旗軍的支援,繼而破除清軍的圍困。
“另一方面,太平軍難成大器。我這樣做,也相當于兩手準備,不在一棵樹上吊死。
“說實話,我們黑旗軍數(shù)量已近萬人,足以與太平軍分庭抗禮。若羅大哥加入黑旗軍,我們將如虎添翼,必能開創(chuàng)一番天地?!?br>
羅瓊樹和陸順德頻頻點頭,隱然已有歸順黑旗軍之心。
羅大綱知道,楊烜在說大話。但他的艇軍沒有綱領,軍紀渙散,奮斗多年卻無事可成。只有投靠太平軍或者黑旗軍,他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沉思片刻,羅大綱冷靜地說道:“賢弟,既來之,則安之。咱們先參加艇軍集會,再去金田實地看看,之后再作決定吧?!?br>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