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jié),草木萌發(fā),田野已現(xiàn)一片嫩綠,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在陽光下紅著、黃著,斑斕著、燦爛著。
楊安玄和陰敦沿著莊間小路漫步,身邊跟著堂弟楊育;名士高允與鄧家長子鄧賢有說有笑,高廣跟在叔父身旁,與魏孜業(yè)、公孫河等人低聲交談;他們身后跟著二十多人,多是三族子弟。
個個折巾長袍大袖,不少人還面敷香粉,或羽扇或麈尾,香風陣陣,笑語不斷。
山間小亭,陰敦指著眼前春光笑道:“如此美景,怎能無詩?安玄可有好詩?”
鳳凰樓賦詩之后,楊安玄的詩名遠播。高允搖著麈尾道:“安玄且慢,你若先做詩,其他人便不用做了。”
今日陰家莊雅聚,不少人事先準備好了詩作,準備一展風采。
高允話音剛落,便有人迫不急待地吟道:“我已得一詩,請諸位指正。‘春風拂嫩草……’”
等他吟誦完,公孫河接口道:“春綠河邊草,小桃末梢紅……”
一個個迫不急待,楊安玄微笑傾聽。這些詩或清麗委婉,或輕靈淡素,皆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像公孫河這樣好詩不在少數(shù),可嘆這些詩篇因戰(zhàn)火、離亂、災害而消失,得以傳世的能有幾首。
等眾人吟罷,陰敦笑道:“安玄,該你了?!?br>
吟春的好詩不知凡幾,不過楊安玄知道搶人風頭是遭恨的,若是閉口不言又讓人感覺江郎才盡,甚至會懷疑他在鳳凰樓所作是他人代筆。
略思片刻,楊安玄道:“今日雅聚,諸位才俊大作在前,楊某不敢貽笑大方。方才經(jīng)過溪邊,見岸邊垂柳,楊某偶得一句,‘春風裁細柳,雜樹生紅英’,諸君若不嫌粗陋,不妨往下聯(lián)句?!?br>
“春風裁細柳,雜樹生紅英”,高允用麈尾敲打著手掌,贊道:“好,妙就妙在一個裁字上,春風施妙手,大地重回春。安玄出句不凡,不愧詩名。老夫也得了一句,‘細雨吐花蕊,蜂蝶殷勤忙’?!?br>
吟罷捻須,再三吟誦,高允頗為自得,對陰敦道:“敦侄,今日聚會,可學蘭亭之聚將詩作集結(jié)成冊,傳之以為佳話?!?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