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老漢聞言后笑道:“小娘子是富貴人家,才吃不慣這窮苦人的東西。不過不是老漢夸口,老漢做了三十多年的湯餅,吃過的人都說老漢好手藝呢。”
攤上還有蒸餅饅頭類賣,楊安玄拿了一個在手中掰開,面是未發(fā)酵的死面,吃到嘴中硬實,有麥香,卻沒有發(fā)酵后的松軟可口。
國子學中楊安玄吃到過發(fā)酵后的蒸餅,史書上有記載,西晉那個頓食萬錢猶無下箸處的何曾說過,饅頭沒有蒸出十字裂紋不吃,十字裂紋饅頭就是發(fā)酵后蒸出的開花饅頭。
西晉束晳曾做《餅賦》,其中有“起溲”的記載,“起溲”便發(fā)酵,已經(jīng)過去一百多年,民間仍不知道面食發(fā)酵的做法嗎?
與攤主老漢聊了幾句,楊安玄問道:“徐老漢,愚聽聞有人能將蒸餅坼十字,不知你能否做出?”
徐老漢苦笑道:“老漢亦曾聽過,不瞞公子說,老漢私下試過多次,總不得其法。這蒸餅坼十字法,那是高門大姓人家才知道的辦法,老漢不會?!?br>
楊湫實在吃不下去,將碗一推,站起身道:“不好吃,三哥,咱們到別處看看去?!?br>
蒸餅二錢一個,湯餅四錢一碗,羊雜碎二錢,共計八錢,楊安玄丟了十錢在案上,帶著楊湫繼續(xù)逛街。
楊湫興奮地東張西望,不是看看這,摸摸那,看中了便讓楊安玄付錢。
功夫不大,楊安玄手中便拿了一大堆零碎,索性花錢買了個竹籃,提在手中跟著楊湫在集市亂轉(zhuǎn)。
楊湫不知道,陪著她四處閑逛的三哥已經(jīng)想好了要做的生意。
生意離不開衣食住行,而民與食為天,湫兒抱怨湯餅不如陽春面好吃觸動楊安玄的靈機,就做餐食生意好了。
【本章閱讀完畢,更多請搜索666文學;http://hzkaidi.com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