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宜都太守庾仄叛亂,桓玄不以為意,譏諷道:“跳梁小丑妄圖掀風作浪,自尋死路?!?br>
緊接著,馮該兵敗的消息傳來,桓玄驚出一身冷汗,大罵馮該該死,急令江州刺史郭昶之派遣一萬兵馬援助荊州,讓駐軍夏口的皇甫敷從漢江北上做出攻打鄀縣之勢,逼迫楊安玄回師救援。
待得知楊安玄并未攻打江陵,率得勝之師回轉襄陽,桓玄松了一口氣。
這時想起馮該重傷生死難測,馮該是他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不能不救,若是漠視其生死,也會引得其他將領不滿。從京中派出御醫(yī)前往江陵為馮該治傷,隨行帶去一船藥物。
接連敗給雍州,桓玄對楊安玄重視起來,看來楊安玄之禍猶在其父之上。
想起世人把楊安玄當成繼謝玄之后的又一名將,自己手下頭號將領馮該兩敗在其手中,看來名不虛傳。
馮該不是楊安玄的對手,若是戰(zhàn)事再起,自己手下何人可敵楊安玄?;感肫鸨备妬恚约合率痔?,早知就該留下三兩人為自己效命。
如今北府軍中最得力的莫過劉裕,年初派劉裕征討盧循,劉裕不負所托,連敗盧循,六月自己以朝庭旨意任命劉裕為彭城內史、撫軍中兵參軍。
前幾日收到劉裕送來的捷報,在晉安郡大敗盧循變民軍,盧循被迫出海南逃。
變民之亂告一段落,是時候召劉裕進京述職了。桓玄打定主意籠絡劉裕,將來就讓他前去對付楊安玄,兩虎相遇,分個高下。
擊潰盧循后,劉裕率軍北返,在會稽山陰縣駐屯休整。
八月二十五日,好友何無忌暗中來訪。何無忌是劉牢之的外甥,劉牢之身死之后被桓玄禁錮,后托記事參軍羊孚替為說項,被釋放歸家,在京口閑居。
何無忌深恨桓玄,看到雍州楊安玄討伐桓玄的檄文后大喜,認為天下忠義之士會應檄而起,重演當年十八家諸侯討董卓故事。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