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商議在京口、廣陵兩地起兵反桓。
京口有劉裕親自坐鎮(zhèn),他在北府軍聲望極高,麾下有劉鐘、孟懷玉、孫處、到彥之,還有沈家兄弟,這些人都視劉裕為主公,愿意為其效死。
至于廣陵,除了孟昶之外只有劉裕異母弟、征虜府中兵參軍劉道規(guī),實力遠不如京口。京口與廣陵隔著長江,劉裕亦無法調(diào)兵前往廣陵。
何無忌笑道:“征虜中兵參軍屬1劉毅與仆素善,曾與仆言及討桓之事,稱德輿為天下英雄,愿隨德輿反桓?!?br>
劉裕大喜,道:“希樂劉毅字向有大志,勇力過人,有他相助,大事可成。無忌,你可隨孟兄一同前往廣陵,與道則劉道規(guī)字、希樂暗中準(zhǔn)備,隨時準(zhǔn)備舉事?!?br>
何無忌雖然不及劉裕聲威,但他是劉牢之的外甥,在北府軍中號召力極強。..
許多事劉裕不便直接出面,何無忌是白身,劉裕便讓他出面游說、拉攏反桓之士。
“此次仆進京,與弘農(nóng)太守王睿、前河內(nèi)太守辛扈興、振威將軍童厚之等人相見,這些人對桓玄篡逆都大為不滿,一旦京口、廣陵舉事成功,可在建康作為內(nèi)應(yīng)?!焙螣o忌道。
孟昶因劉邁而失進,對劉邁恨之入骨,此次反桓生死莫測,決定拉劉邁下水,道:“刑獄參軍劉邁是劉毅的大哥,可派人送信給他,讓劉邁作為京中內(nèi)應(yīng)?!?br>
劉裕道:“豫州參事諸葛長民是愚的好友,此次進京愚與其見過面,觀其言行可知對桓玄亦懷不滿,可說其在歷陽起事,殺死刁逵。屆時京口、廣陵、歷陽三路齊進,京中又有內(nèi)應(yīng),桓玄插翅難逃。”
安排已定,各自行動。孟昶與何無忌同到廣陵,對劉道規(guī)表明反桓之事,劉道規(guī)贊同。何無忌又說動劉毅,同時孟昶得妻子周氏相助,盡出家財收買軍中將士,購買輜重。
歷陽城,諸葛長民答復(fù)劉裕,屆時愿在歷陽舉兵殺死刁逵,呼應(yīng)京口、廣陵起軍。
何無忌從廣陵返回家中,深夜藏于屏風(fēng)之上書寫檄文。何無忌之母乃劉牢之之姐,看兒子每日忙碌,早已猜出幾分。
劉牢之身死,劉氏對桓玄懷恨在心,見兒子準(zhǔn)備反桓,泣道:“汝能為舅報仇,娘再無遺恨。”
得知劉裕同謀,劉氏喜道:“劉、德輿當(dāng)世人杰,大事可成,桓玄必敗?!?br>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