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楊家后宅熱鬧起來,楊安深、楊安遠都帶著家眷回家過年。
婦人們忙里忙外地清掃庭院、準(zhǔn)備過年的吃食,香味在宅院中彌散開來。
家中多了幾個小孩,變得熱鬧起來,吵鬧哭泣聲不時響起,讓這人間多出許多煙火氣。
何氏帶著兒子楊輝在襄陽住了快一年,楊安玄的兒子楊愔出生她幫著孔苗照料孩子,討了孔苗的歡喜。
袁氏看在孫子的情面上,勸說楊安玄替何氏張羅點生意,將來孫子楊輝也能有些立身之財。
楊安玄對何氏的印象很差,認為此女不是安分之人,不過母親既然發(fā)話,妻子也在一旁勸說人無完人,楊安玄點頭同意替何氏謀門生意。
對于何氏提出經(jīng)營面館的要求,楊安玄沒有同意,面館是他為兩個妹子準(zhǔn)備的,他不想讓何氏染指。
楊安玄提議,一是由楊家出資,在襄陽或義陽購買一家商鋪;二是以袁母的名義給何氏五十兩金,三是在襄陽建一勾欄由何氏打理。
勾欄在襄陽興起,每天前去聽曲的人絡(luò)繹不絕,普通百姓花上三五錢,可以在勾欄內(nèi)消磨半天,而遠道而來的商賈更是勾欄中的???。
如今勾欄在天下各地皆起,襄陽作為首創(chuàng)之地當(dāng)然不止西市一處了,楊安玄為滿足百姓所需,在南城和北城規(guī)劃了一處空地充作勾欄。
這兩處勾欄與西市簡陋布置不同,參照妓樓裝飾華美,尚戲臺設(shè)置變成兩層,
樓上樓下足能容納兩三百人。二樓隔成雅間,可供女眷和有錢人使用,價格自然比起樓下翻了十倍。
勾欄的表演行當(dāng)以戲曲為主,每日早、晚各演一折,其他夾雜著說書、講史、講經(jīng)、舞旋、鼓子詞、傀儡戲等多種形式,因此從早到晚都熱鬧非常,日日爆滿。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