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初被逼反晉的惶恐早已蕩然無存,自己掌權(quán)之后,廣施仁德,靠著譙家百余年的余蔭,很快得到蜀人的
擁護,坐穩(wěn)了益州地盤。
楊思平占據(jù)漢中之后,對梓潼和廣漢兩地發(fā)動過小規(guī)模進攻,被擊退后便不再挑釁,雙方安定下來。
桓謙對面坐著秦國使者,帶來姚興命其率軍北上夾擊漢中的旨意,與仇池不同,蜀國與后秦隔著晉國的梁州,雖然向后秦稱臣,但實際上對秦國的旨意可以不加理睬,屆時隨便找個借口便能摚塞過去。
譙縱舉杯對桓謙道:“敬祖能來助孤,孤實是喜出望外。得敬祖一人,勝過千軍萬馬。”
桓謙起身恭聲道:“晉室殘暴,族滅桓氏滿門,臣愿率軍為大王奪取荊州,請大王恩準(zhǔn)?!?br>
譙縱微笑道:“敬祖莫急,等孤整頓兵馬,自會替敬祖討回公道?!?br>
建康,劉裕上疏朝廷,稱譙蜀叛亂殺戮大臣,攪亂檢閱大典、刺殺朝廷重臣,罪不可恕,應(yīng)派兵前去剿滅。
朝廷于是下旨,命益寧刺史司馬榮期、龍驤將軍毛脩之以及梁州刺史楊思平出兵合擊譙蜀,消息傳至成都,譙縱大為焦急,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尚書令馬耽奏道:“晉朝三路攻蜀,益寧刺史司馬榮期最為人多勢眾,應(yīng)是晉軍的主力所在。依據(jù)其上次攻蜀路線,出建寧郡北上漢陽城。漢陽城有巴州刺史、鎮(zhèn)南將軍五千兵馬駐守,應(yīng)該不懼司馬榮期?!?br>
“三路大軍之中毛脩之駐守在荊州武陵郡,其要攻蜀必須經(jīng)過梁州涪陵、巴郡,得到梁州兵馬相助之后方能
成事。”馬耽道:“大王不妨向秦天子請援,既然秦天子有旨讓大王合擊漢中,不妨讓先行出兵,這樣便可牽制梁州兵馬,即使楊思平相助毛脩之,亦不可能全力?!?br>
譙縱點點頭道:“侍中譙良曾出使秦國,此次便由你前去說服秦國出兵。譙道福為征北將軍,扼守廣漢郡;譙洪為鎮(zhèn)東將軍,屯兵犍為郡資中城,與征北將軍配合,阻止梁州兵馬西進?!?br>
得知朝廷起軍攻蜀的消息,楊安玄有些意外,沒想到漢中未戰(zhàn)蜀中先起刀兵,好在自己先行讓朱超石和沈慶之率軍入梁,若是渾水摸魚奪取廣漢、梓潼兩郡最好。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