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還推出許多預防措施,確保秋收時,建康周邊地區(qū)的百姓,不會因為幣制變動而受到太大的沖擊。
其中一項措施,就是發(fā)動能發(fā)動的力量,向建康周邊地區(qū),乃至三吳地區(qū)百姓宣傳一個即將成為事實的事實:建康城里,交易實行“足陌”。
交易時,錢幣的支付,無論是貫還是陌,必然以面值為壹陌的泰安通寶來實現。
一陌一百文,就是一枚泰安通寶;一貫,就是十枚泰安通寶。
建康周邊以及三吳地區(qū),商貿要地和郡治新開張的稅署市場、市集,承接泰安通寶、泰安五銖的兌換。
消息已經廣而告之,胡煒通過方才和攤販的閑談,確定了這一點。
接下來,幣制變動帶來的物價波動,到底會造成什么后果,只能拭目以待。
胡煒思來想去,還是有些擔心。
彭城公那建立在泰安通寶上的“戰(zhàn)術”,真能起到預期效果么?。
。。。。。。
夏末,再次來到曲阿的胡煒,看著城南郊外運瀆上往來如梭的漕船,不發(fā)一言。
自泰安五銖、泰安通寶“落戶”建康,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新幣站穩(wěn)腳跟后,如同落入湖中的石塊,在水面激起一陣漣漪。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