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仙道:“的確如此,看起來解州城池還算堅固,可以固守。但即便如太原城,也有被攻破的時候。我們要想長久,必須重新回到山區(qū),返回鄉(xiāng)下,避敵鋒芒。待到敵兵勢頭下去,或者有機可乘,才能聚兵圍攻,否則也只是自尋死路罷了?!?br>
馬擴頷首,“實不相瞞,我前些時候和金人周旋,能活下來,也仰仗著太行山……只不過這事情并不容易。”
李彥仙笑呵呵問道:“可是百姓不配合?”
馬擴深深頷首,鄭重其事道:“李將軍,百姓粗鄙貪婪,并不知曉大義,心中也沒有君父朝廷……兵馬駐扎在下鄉(xiāng)村鎮(zhèn),難免擾民,而且軍中所需糧餉又不是村民能負(fù)擔(dān)的。一旦雙方出現(xiàn)沖突,有些村民就會出賣義軍。李將軍也知道,民間有說法,叫兵不如匪,我怕未必能如愿以償!”
李彥仙并不覺得意外,事實上這種疑問他也有過,靠著山村百姓,能不能和金人周旋……但有個人很確定告訴他,不但可以,而且還能發(fā)展壯大,并且贏得最終的勝利。
但是有個前提!
“馬兄,百姓何以排斥官軍?歸根到底,還是軍紀(jì)渙散,襲擾百姓,造成沖突不斷……其實類似的事情,官家早就提到過……”
“哦?”馬擴大驚,“官家竟如此雄略卓識?”
李彥仙道:“官家就曾經(jīng)問過朝中諸公,金人南下之前,我朝豐亨豫大,百姓民生便是極好了?”
馬擴苦笑,“所謂豐亨豫大,不過是一些奸佞之臣的粉飾之語,要真是太平盛世,也不會南北各處都有流民起義,金人南下之后,一潰千里了?!?br>
“說的沒錯。”李彥仙笑道:“官家也是這個意思,因此官家主張變法,給有功將士分配土地,落實土斷,實現(xiàn)耕者有其田……”
馬擴感慨點頭,“我大宋有此圣明天子,真是百姓之福??!”
李彥仙又道:“馬兄,咱們的處境還要更艱難一些……因此必須嚴(yán)格軍紀(jì),約束弟兄們,萬萬不能擾民……不但不能擾民,還要幫著老百姓排憂解難,老百姓想要什么,咱們就干什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金人的眼皮子底下活下來!”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