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別只是“喀秋莎”在陸地上而“伊爾2”在空中。
這種戰(zhàn)術對于德軍具有空中優(yōu)勢的情況尤為重要,因為它可以使德軍盡管擁有制空權(quán)卻依舊對伊爾2用火箭彈雨攻擊目標防不勝防。
比如德軍在頓河上搭建浮橋。
德空軍不可能將周圍空域都布滿殲擊機,蘇軍可以派出幾隊殲擊機騷擾吸引德空軍的注意力,然后冷不防的幾架伊爾2闖進射程范圍內(nèi)對著浮橋就是一片火箭彈......
希特勒一直在狼堡指揮戰(zhàn)斗,所以當然知道蘇軍這種戰(zhàn)術。
曼施坦因無法否認這一點,他點了點頭,回答道:“是的,第6集團軍會遭受慘重的損失!”
“有多慘重?”希特勒又問:“你估計一下!”
曼施坦因想了想,就回答道:“我相信......最終我們只能有一半的人能成功突圍!”
這其實是曼施坦因為了讓希特勒同意他的計劃而做出過于樂觀的估計。
要知道這其中除了伊爾2之外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德第6集團軍只有很短的時間突圍......時間拖得久一點,蘇軍就會從卡拉奇兩翼壓縮德軍的突破口,甚至頓河集團軍都要冒著被包圍的危險。
再比如,蘇軍只需要進攻至頓河十公里左右的位置,任何方向,那么他們就可以用炮火轟炸浮橋而不需要用伊爾2,而這幾乎是無法阻止的。
所以,如果真要曼施坦因客觀估計的話,能逃回來三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另外還有所有的重裝備,是嗎?”希特勒又問。
曼施坦因點了點頭。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