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本是核心教材,太子殿下需要在三到六個月內,熟讀全文并背誦默寫。
除此之外,翰林院和內閣的老大人,每隔三日,會為太子殿下講解《孝經》《大學》《中庸》的內容。
這幾本書以講解為主,不需要背誦,相對稍輕松,但是需要理解并融入言行當中。
原本,課程的基本構成就這些。
但是后來,老大人們商討過后,決定額外再加兩本書。
一本是太祖皇帝的《皇明祖訓》,理由也很充分,祖宗家法不可不知。
另一本,則是宣宗皇帝主持編纂的《御制帝訓》!
如果說皇明祖訓是祖宗家法,那么御制帝訓就是宣宗皇帝對于治國安邦,戡亂平叛的經驗之談。。
在這本書當中,宣宗皇帝強調平時“安不忘?!保笆貍錇樯稀?,治軍之時“訓練有方,統(tǒng)馭有法”,戰(zhàn)時“兵貴神速,然勿輕敵冒進”。
之前在正統(tǒng)朝的時候,三楊為某太上皇安排授課,是沒有這本御制帝訓的,因為三楊覺得,除了宣宗皇帝這種異數(shù)之外,非開國之君,基本是沒有親臨戰(zhàn)陣的機會的,所以他們的教育,更傾向于文教。
至于張?zhí)侍?,她老人家雖然深明大義,但是卻也不擅長政務,宣宗皇帝既然將太子托付給了三楊,她便給予全部的信任。
然而事實證明,但凡當時對太上皇進行過哪怕是最基礎的軍事教育,也不會釀成如此大禍。
因此,在天子的提議下,老大人們幾經討論,最終加上了這本御制帝訓。
內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